武漢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內技術實力強、影響力巨大的技術研究、高等教育機構。

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其本身的學科設置與事業(yè)發(fā)展對于科技的需求正在日益突出。尤其是隨著對海量計算需求的快速增加,現有的研究項目和不斷增加的用戶群體對于高性能計算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2006年建成2.3萬億次的高性能網格系統,但是,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飛速發(fā)展和人們對海量計算需求的快速增加,現有的系統訪問量巨大且應用高峰期頻頻出現,存儲系統空間和性能嚴重不足,已無法滿足目前的需求。立足于國家與院校的發(fā)展需求,武漢大學急需一套既能滿足不斷增加的高性能計算的存儲需求,又能響應國家對于“十二五”規(guī)劃中節(jié)能減排目標的綠色存儲系統方案。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存儲系統,而且新舊網格系統的后臺存儲系統在硬件結構上有明顯差異,需要一個方案能夠將新舊系統融合,實現新老系統統一管理、統一調用,滿足科研與教學不斷增長的存儲需求。

方案介紹

高性能計算的IO并發(fā)讀寫量巨大,對存儲的容量和性能需求驚人,曙光公司結合武漢大學的現狀需求以及節(jié)能目標,為其設計了一套完善的高性能存儲解決方案,這套方案采用曙光ParaStor并行存儲系統,充分利用了存儲與網絡技術的最新發(fā)展成果,在提供高性能存儲系統的同時,能夠將武漢大學的新舊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的后臺存儲系統整合,實現所有存儲的統一全局命名空間和并發(fā)訪問。

ParaStor并行存儲系統的全局命名空間為所有客戶端提供了有效的、全局唯一的、目錄樹,從而保證多臺主機可以同時對磁盤進行讀寫操作。同時,在存儲單元LUN條帶化的基礎上,將文件數據條帶化分布到多個硬盤上,為數據提供多個并行傳輸通道,既能進行多個獨立的傳輸,又能通過條帶技術減少數據傳輸時間,從而顯著提升了系統性能。

此外,ParaStor并行存儲系統針對大文件的讀/寫和大數據量的傳輸做了優(yōu)化,系統的聚合帶寬可達幾百GB/s,可為集群系統提供全局數據共享環(huán)境,多進程和多客戶端更有利于體現ParaStor并行存儲系統超強的聚合I/O能力。

系統架構圖如下所示:


 

項目總結
 

本項目的建設,充分利用了曙光存儲系統虛擬化技術優(yōu)勢,實現了新舊存儲系統的完美整合,解決了武漢大學對于龐大計算量、存儲訪問量的需求問題,為學校測繪遙感、物理化學、力學、生物及制藥、計算機等多個科研任務提供了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存儲系統。同時,此項目的成功實施,也將曙光公司倡導的“綠色教育、節(jié)能未來”的理念運用到教育行業(yè)。

分享到

renxinbo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