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官方文檔介紹,Everest采用了ARM雙核架構,主頻最高到275MHz,每個核擁有196KB SRAM(其中128KB用于存儲固件,64KB用于存儲數(shù)據(jù)),擁有512MB DDR2/3 緩存(主頻為400MHz),最多支持8通道1TB SLC或MLC閃存(異步、ONFi或觸發(fā)模式),支持TRIM指以及全屏磨損平衡70位 BCH ECC校驗。性能方面,連續(xù)讀/寫最高可達520MB/s /410MB/s,4KB隨機讀/寫吞吐量最高可達30000/22000(IOPS)。

OCZ Octane系列各規(guī)格參數(shù)表

從上表可得,OCZ Octane包括128GB、256GB、512GB以及1TB四個不容量的產(chǎn)品,且隨著容量的上升,其寫性能呈上升趨勢。這點與許多采用Marvell主控的SSD產(chǎn)品比較相似。

送測的是512GB版本的OCZ Octane。它配置的是Indilinx Everest系列的IDX300主控,搭配了16顆來自IMFT的MLC NAND閃存,主控緩存為同樣來自的鎂光的512MB DRAM。

為了更加客觀的測試這款SSD實際性能,特加入了同級別的英睿達Crucial M4 512GB進行對比測試。

連續(xù)讀寫測試

首先,使用IOMeter對OCZ Octane和英睿達Crucial M4進行連續(xù)讀寫性能進測試。測試項目包括2MB、4KB文件,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對比。

連續(xù)讀寫性能對比圖

從對比圖我們得知,OCZ Octane的連續(xù)讀寫性能表現(xiàn)十分不錯,其中連續(xù)讀速度最多達到500MB/s與M4基本相同,而寫性能更是達到376.3MB/s遙遙領先于M4的258.1MB/s。

隨機讀取吞吐量

繼續(xù)使用IOMeter對OCZ Octane和英睿達Crucial M4進行隨機小文件讀寫性能進測試。測試項目為使用4KB文件進行全盤讀寫(同時訪問的隊列深度由1到32,其中1到4為正常應用范圍),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對比。

隨機4KB讀性能對比圖

從對比圖中,我們看到在隊列深度為1時Octane不過在隨機讀速度還是吞吐量方面都要好于M4,但是隨著隊列深度的增加,M4在這兩方面的都超過了Octane并一直保持領先。

隨機4KB寫性能對比圖

從對比圖中,在隨機4KB寫性能上M4擁有絕對優(yōu)勢,吞吐量最高可達60000IOPS,而Octane最高只有20000IOPS。

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日常應用測試,測試項目包括文件傳輸測試以及應用程序測試。

文件傳輸測試

為了模擬日常應用的各種不同情況,采用不到規(guī)格的文件組成的測試組進行測試。包括超大文件平均大小731.17MB,大文件平均大小5.2MB,中等文件平均大小8000.88KB,小文件平均大小48.78KB。測試中使用RamDisk作為目標或源地址。并使用了Robocopy其相關軟件來保證測試的連續(xù)性。

文件讀寫測試對比圖

由圖得,兩款固態(tài)硬盤在文件讀性能表現(xiàn)比較相似,其中Octane在小文件讀速度上有一定優(yōu)勢,而M4在整體上領先。寫文件操作上,Octane的整體表現(xiàn)優(yōu)于M4,小文件寫速度甚至達到了后者的二倍。

應用程序測試

為了測試SSD的真實使用表現(xiàn),下面將在固態(tài)硬盤上安裝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并進行啟動和加載速度測試。速度速度測試項目包括:Windows 7啟動測試,3D Studio Max 2011啟動測試,3D Studio Max 2011、Visual Studio 2010、Bibble Pro 5啟動測試,Visual Studio 2010中Ogre源代碼加載測試, Bibble 5 Pro下48 RAW文件圖標加載測試,戰(zhàn)地3加載測試以及戰(zhàn)地3一級關卡加載測試。(與前面的測試不同的是這項測試中,處理器將超頻到4.5GHz。)為了使測試對比更加豐富,這里加入了日立7K3000進行對比。

應用程序啟動/加載時間對比圖

不出意料,裝在Octane和M4上的Windows 啟動時間都都達到了驚人的10秒內(nèi),其中M4以9.3秒稍稍領先。

應用程序加載測試中,M4依然以小幅優(yōu)勢領先于Octane。比如從加載3d Studio Max到后面的3ds+VS+Bibble組合,M4僅增加了0.1秒,Octane卻在原基礎上增加了0.5秒,但相比機械硬盤還是有巨大優(yōu)勢的(同等情況下,日立7K3000的加載時間增加了22.5秒 ),說明在加載多任務時SSD的優(yōu)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在Ogre源代碼重加載測試中,Octane稍稍領先于M4,但是在后面的測試中M4又奪回了領先優(yōu)勢。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與SSD相比機械硬盤在游戲加載速度方面的差距并沒有原先那么大。這說明,為了提高游戲加載速度而購置SSD的做法不一定值得!

正如我曾多次提到的那樣,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長,固態(tài)硬盤的性能會從出廠峰值慢慢下降。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普通機械硬盤進行讀寫和復寫操作時,數(shù)據(jù)包大小為4KB,而SSD不存在覆蓋寫入概念,如果無效數(shù)據(jù)所占的page需要更新為新的有效數(shù)據(jù),必須進行擦寫,恢復到充電狀態(tài),但是擦寫最小單位是BLOCK,128個PAGE,這實際上就把從系統(tǒng)寫入到SSD和SSD寫入到FLASH存儲單元的數(shù)據(jù)量大大提高了,造成延遲加大和性能劣化。如何挺高SSD寫效率和減小寫放大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而現(xiàn)有的解決方法包括TRIM指令和垃圾回收機制。下面我們就將通過測試來檢驗Octane 對TRIM指令的支持程度及其主控的垃圾回收效率。

我們的測試將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1.用數(shù)據(jù)填滿硬盤。2.對硬盤進行20分鐘隨機寫。3.5分鐘連續(xù)寫。4.釋放8GB空間并激活TRIM指令。 5.5分鐘連續(xù)寫。6.全盤安全擦除。7.再次用數(shù)據(jù)填滿硬盤。8.5分鐘寫連續(xù)寫。9.20分鐘隨機寫操作。10.釋放8GB空間并激活TRIM指令。 11.20分鐘隨機寫操作。

連續(xù)寫性能保持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使用的是128GB版本的Octane與M4。

連續(xù)寫性能持續(xù)性對比圖

請注意,之所以在滿盤狀況下還可以進行寫操作,是因為SSD本身有預留空間。由圖可得,在硬盤被填滿后在進行連續(xù)寫操作時M4的性能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波動,而在進行隨機寫操作后,其性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降,但在隨著測試的進行其性能也在慢慢恢復,直到TRIM操作時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而對于Octane而言,其整體寫性能低于M4,滿盤情況下寫性能保持上相對M4來說更平穩(wěn),但是性能恢復情況不如M4那么明顯,只有在激活TRIM指令后性能才得到了比較完全的恢復??磥鞳ctane寫性能保持機制更依賴系統(tǒng)自帶的TRIM指令。

隨機寫性能保持情況

隨機寫性能持續(xù)性對比圖

從圖中得出,Crucial M4隨機寫性能在從空盤到滿盤這一階段從最高的76MB/s下降到穩(wěn)定的30MB/s,而釋放8GB并激活TRIM指令后其隨機寫性能曾一度上升到 60MB/s并最終穩(wěn)定在50MB/s。而Octane方面,隨機寫性能比較低初始為24MB/s,到全盤填滿時下降到10MB/s。進行TRIM指令后,一度恢復至24MB/s,最終穩(wěn)定在15MB/s。

雖然兩款產(chǎn)品在這項測試中的表現(xiàn)都不是十分完美,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這樣的表現(xiàn)足以滿足我們的日常使用(畢竟上面測試的是極端情況)。同時在整個 測試中M4的表現(xiàn)一直由于Octane,說明Octane主控固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功耗測試

最后,我們將進行功耗測試。測試項目包括待機功耗和工作功耗(連續(xù)讀或連續(xù)寫操作進行時)。

功耗測試對比圖

從以前的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SSD的功耗與其容量有直接關系。上面的測試結果表明,兩款產(chǎn)品的寫操作功耗均在4.5W左右,且由于Octane的寫性能更高,其效率也相對較高,讀操作的情況與寫操作基本相同。但是在待機時M4的表現(xiàn)要好于Octane。

總結:

經(jīng)歷了從與Indilinx的合作到與SandForce的合作再到最終收購Indilinx,OCZ幾度沉浮,終于能掌握SSD的最底層設計。與 Crucial、Intel和三星相比差距僅存在于閃存供應環(huán)節(jié),相信Hynix或Toshiba應該就OCZ的下一個收購目標。

在前幾代SSD產(chǎn)品上,OCZ走了不少彎路,比如閃存的更新?lián)Q代(Vertex 2s的25nm閃存問題)、閃存容量問題(白片風波)以及主控問題(SandForce 2000系列主控藍屏問題)。雖然主控問題的主要責任不應只由OCZ承擔,但OCZ還是因此失去了不少終端用戶,留下了不好的口碑。所以OCZ寄希望自主主控能挽回用戶。

客觀的說,采用Indilinx Everest主控的OCZ Octane足以躋身高性能SSD(SATA 6Gbps 同步MLC閃存)的行列,其競爭對手包括采用Marvell主控SSD(Corsair Performance Pro, Crucial M4, Intel SSD 511),三星主控SSD(三星PM830)以及SandForce SF-2000系列主控SSD(Corsair Force 3 GT, OCZ Vertex 3, Kingston HyperX)。

在本次測評中,雖然Octane 512GB規(guī)格的寫性能十分強悍,但是其它方面的表現(xiàn)與競爭對手沒有明顯的區(qū)別(Octane與M4的對比測試中不占優(yōu)勢,甚至在大多數(shù)項目中處于下風),所以不足以從競爭中脫引而出。但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影響他們最終選擇的是每GB售價和產(chǎn)品口碑(產(chǎn)品穩(wěn)定性)??磥鞳CZ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wangzhe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