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論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幾十年來沒有過時——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fā)售時,瞄準美國市場,若以美國的3億人口來測算,引爆點在4800萬左右。iPhone前3年的累計銷量是3375萬,到了第四年2010年時全年銷量7374萬,此后果然啟動了2010到2012年的高速增長。
再以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來看目前的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如果以最保守的算法,只考慮智能音箱的家庭使用場景,中國的4.3億家庭對應的引爆點為6900萬個家庭。2018年全年智能音箱銷量為2190萬臺,毫無疑問,離引爆點還有相當的距離。
不過在預期中,智能音箱會很快突破這個引爆點,在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最近發(fā)布報告表示,中國市場2019年預計實現(xiàn)166%的同比增長,全年銷量將達5990萬臺——一旦達到這個銷量,引爆點就突破。也就是說,未來走進許多家庭都能看到智能音箱,而這會讓那些家里沒有設備的人也去購買。
喬布斯創(chuàng)造iPhone的時候,心里想的不是手機
iPhone出現(xiàn)時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新產品,相比市場上已經存在的諾基亞、三星等“能上網的手機”,iPhone是“能打電話的PDA(掌上電腦)”,如果它沒有突破4800萬那個引爆點,很可能它在今天只會存在于蘋果公司的歷史上。
智能音箱正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智能音箱不是‘能上網、能和人說話的音箱’,而是‘能播放歌曲的機器人’”,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淺雪這樣定義智能音箱,這意味著它也需要去突破它的引爆點。
“2007年喬布斯發(fā)布第一款iPhone的時候,當時科技界的評論非常的尖銳,但隨后的10年,蘋果開創(chuàng)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新紀元。和剛剛誕生的iPhone一樣,這一年半,我們也備受質疑?!?淺雪之所以將天貓精靈和iPhone做這樣的類比,是因為她認為智能音箱和iPhone的相似性在于它們都可以同時被視為過去產品的升級或一種全新的品類,而那些看到了機會的人,是理解了其“新品類”本質的人。
智能音箱下一步,不同場景專業(yè)分工
雖然中國智能音箱2018年的高速增長重繪了iPhone早期的增長曲線,但突破了市場并不一定意味著成功,如何幫助用戶找到恰當的使用場景以及培育出成熟的需求是下一個難題。運動手環(huán)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廉價,許多人都會購買手環(huán),但最終都擱置一旁,根本原因就是佩戴手環(huán)的需求并不是真實存在。
從2015年開始就在向市場大規(guī)模推銷智能音箱的亞馬遜,目前將Alexa定位于兩大應用領域:一是作為互聯(lián)網世界的語音入口,以及由此衍生出諸多應用場景;二是把它當作IoT設備的節(jié)點。中國廠商也在朝著這兩個方向努力。
在2018年幾個季度,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精靈一直是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市場第三,Canalys預計精靈在2019在中國市場份將額達39%。因此,中國市場能不能培育出真實的需求,很重要在阿里這樣的頭部廠商如何做。
在四月中旬天貓精靈舉行的2019春季新品發(fā)布會上,顯示出了阿里在探索場景上做的努力——新發(fā)布的天貓精靈CC、天貓精靈方糖R、天貓精靈Queen、天貓精靈智能車盒,分別對應著新的場景:客廳、梳妝臺、汽車幾個場景。
(阿里A.I.Labs硬件終端總經理茹憶在發(fā)布會上介紹梳妝臺產品)
阿里A.I.Labs硬件終端總經理茹憶說,他們需要三個因素同時在場,才會切入這個場景:一是設備和人有交互,成為服務的入口;二是這個設備本身出現(xiàn)在場景里;三是智能化系統(tǒng)能讓設備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以梳妝為例,每天和女性有30分鐘到1小時的晨昏之約;本身就在梳妝臺上;智能化系統(tǒng)能帶來護膚咨詢、娛樂內容、購物入口等新的體驗和服務,符合以上三點,成為他們重點培育的場景。
任何一個單一場景背后,都是淺雪所說的“機器人”的一個功能。除了作機器人,鏈接和控制IoT設備也是智能音箱一個重要場景,從趨勢上看,平臺在逐漸形成。
一方面是雷士照明這樣的大廠商向Echo、Google Home、天貓精靈各個廠商都開放接口,也就是說,大的IoT廠商本身在成為平臺。而另一方面,更大的技術平臺正在出現(xiàn)。
從2018年開始,阿里就在聯(lián)合聯(lián)發(fā)科推動國內業(yè)界采用藍牙Mesh技術,能夠以低功耗、低成本鏈接起數量龐大的智能家居設備,一個簡單例子,以前燈泡等家電加上智能模塊需要三四十元成本,而現(xiàn)在只需要7元——不同于以往各個廠商自建的物聯(lián)網平臺,阿里這個平臺能夠以成本聚集諸多設備。
隨著萬物聯(lián)入平臺,更多的場景會被開發(fā)出來,在最近,Alexa主打領域是醫(yī)療,能夠追逐病人健康數據甚至幫助病人叫車等,用戶也逐漸在接受??梢钥吹降氖?,在中國市場,場景逐漸開發(fā)起來,真實的市場需求,需要時間來驗證。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智能音箱2200萬:是開始還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