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電話使用電話號碼系統來通話一樣,連接了互聯網的每臺設備都有一個稱為“IP 地址”的唯一編號,用于連接全球在線網絡。
問題在于,當前的互聯網地址系統(即 IPv4)只有大約 40 億的地址空間,連全世界的人口數都不到,更無法和如今乃至將來的在線設備(包括計算機、手機、電視機、手表、電冰箱、汽車等)的數量相提并論了?,F在已經有 40 多億臺設備在共享地址了;而隨著 IPv4 的剩余地址越來越少,每個人就都必須共享地址。
那我們要如何擴展地址空間呢?
顯然,互聯網需要更多 IP 地址。那么究竟還需要多少呢?340 兆兆兆 個應該夠了吧? 沒錯,這就是新一代的互聯網“管線體系”IPv6 所能提供的地址數量。如此龐大的數量足以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數十億個 IP 地址,換句話說,這一數量足夠在目前和可預見的未來 為互聯網的發(fā)展提供無限的地址空間。
這一轉型將在何時進行?
給整個互聯網更換“管線體系”是得花一些時間的。2012 年 6 月 6 日,各大網站以及互聯網服務和設備提供商會聯合啟用 IPv6,這標志著 IPv6 在全球范圍內正式啟動。Google 認為 IPv6 對于互聯網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至關重要;IPv6 可以讓所有設備直接相互通信,從而促進創(chuàng)新服務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