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美光的合作,更是催動了整個NAND閃存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得制程工藝不斷精細,閃存芯片的容量不斷上升,而其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尤其是在SSD市場中。隨著制作工藝的不斷提升,我們也更加期待在不久后,SSD硬盤的價格能夠出現(xiàn)大幅回落的態(tài)勢。
在今明兩年,固態(tài)硬盤市場會有蓬勃發(fā)展,新一代主控的不斷更新,在提升固態(tài)硬盤的速度,現(xiàn)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各固態(tài)硬盤廠商在主控與芯片方面的選擇方案。
Intel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Intel做為芯片業(yè)的巨頭,在硬盤控制器研發(fā)方面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也是較早進入SSD領域的廠商,長期保持著業(yè)內領先優(yōu)勢,產(chǎn)品性能優(yōu)秀,為了保證使用壽命,該主控針對民用級SSD進行了寫入速度限制。在Intel早期產(chǎn)品中,像X25-V與X25-M系列等采用的都是自身的PC29AS21Ba0控制器,性能出色。
Intel的SSD主控為業(yè)內頂尖水平,不過X25-V與X25-M系列相比則是NAND通道數(shù)量上進行了一般的精簡,這樣其寫入速度也降低了一般,被限制在40MB,不過其標稱隨機4KB讀寫依然可達25000/2500。雖然性能比X25-M降低了一些,主要表現(xiàn)在寫入方面,這款產(chǎn)品的定位是針對SSD的入門級用戶。
但是在最新的SATA 6Gbps接口固態(tài)硬盤方案上,比如Intel510系列,就并沒有采用Intel自家的方案,而是使用了Marvell 88SS9174-BKK2,和浦科特M2S系列、海盜船Performance 3系列相同。
不過在芯片選擇方面,intel一直選擇采用自己的芯片,其SLC NAND的價格要比MLC高出一倍,它們的編號為29F32G08CAND2,它能夠確保長達5年的負載工作,支持50000次開關。
美光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通過全球化的運營,美光公司制造并向市場推出DRAM、NAND閃存、CMOS圖像傳感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于前沿計算、消費品、網(wǎng)絡和移動便攜產(chǎn)品,其近期推出的C300、C400系列固態(tài)硬盤在性能上也非常出眾。
在在控制芯片方面,美光并沒有自己的主控選擇,只能選擇他家,其C300和C400系列的SSD產(chǎn)品線都是采用Marvell 88SS9174-BKK2控制芯片,畢竟在最新的SATA 6Gbps接口固態(tài)硬盤方案方面,目前的主控選擇也就兩種選擇。
雖然沒有自己的主控制器方案,但美光的芯片確實非常強悍的,其產(chǎn)品選擇都是自家的芯片,與Intel的合作,讓其在SSD芯片領域的地位更加的穩(wěn)固。
三星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三星,韓國最大的企業(yè)集團三星集團的簡稱,其各種產(chǎn)品都家喻戶曉,在芯片方面也是三大巨頭之一,三星有近20種產(chǎn)品世界市場占有率居全球企業(yè)之首,在國際市場上彰顯出雄厚實力,在SSD剛剛開始發(fā)展時期,三星就已經(jīng)進入到這個領域,至今已經(jīng)數(shù)年時間。
三星擁有的自己的主控方案,S3C49RBX01-YH80是其最早期的一批主控芯片,基于ARM架構的32位處理器,在當時價格比較昂貴,之后推出新的主控-S3C29RBB01-YK40,在速度與價格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但是最終市場方面不是很理想。
誠然,在主控方面,三星已然比不過intel、Marvell與SandForce,但是在芯片方面,三星依舊是領域的強者,其K9MDGZ8U5M-SCK0 NAND多層單元(MLC)閃存芯片仍被多家廠商使用。
東芝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東芝了,作為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東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員。在80年代東芝與NEC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半導體制造商。自90年代至今東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廠。在2008年東芝排名第3,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但排在德州儀器和意法之前。在固態(tài)硬盤方面,它也有自己的產(chǎn)品。
上面就是東芝早期的主控,編號為TOSHIBA TC58NCF602GAT,不過它只是當時的JMF602的改良版馬甲,金士頓的SSD Now V系列中就有幾個容量產(chǎn)品采用了這個主控。
作為東芝的第二代主控產(chǎn)品,其芯片的編號為TOSHIBA T6UG1XBG,這款主控的改進就是原生支持TRIM,并且支持自己的43nm的MLC閃存顆粒,這款主控的持續(xù)性能不錯,讀取在230MB/s左右,寫入在170MS/s左右,但是4K隨機寫入延遲較高,表現(xiàn)良好。目前銷量極高的金士頓的SSDNow V系列的30GB產(chǎn)品與SSDNow V+系列就采用了這個主控,之后東芝為了降低其成本,令主控可以支持自身閃存,不過其實也只是JMF618的馬甲。
對于芯片的選擇,東芝同樣不會放棄自身,選擇他家,其固態(tài)硬盤芯片不斷更新,從40nm-34nm-32nm-25nm,成本也在不斷下調中。
海盜船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Corsair公司屬全球最大的內存供應商之一,是全球最受尊敬的超頻內存制造商,多家世界知名電腦廠商OEM合作伙伴。早期就已經(jīng)進入SSD領域,并與多家芯片廠商進行了合作。
在早年的P256時期。海盜船基本都是選擇的三星方案,其控制器為三星S3C29RBB01,芯片也是三星K9MDGZ8U5M的MLC閃存芯片。
海盜船V128固態(tài)硬盤Indilinx Barefoot控制器芯片
到了V128系列,海盜船又選擇了當時最新的Indilinx Barefoot控制器芯片,使用90nm工藝制造,支持windows7 TRIM指令,最大容量512GB,支持64MB緩存。
主控和閃存顆粒
而現(xiàn)在,海盜船又開始了其Force系列,海盜船F(xiàn)orce系列就是采用SandForce主控的SSD產(chǎn)品,在去年,SandForce主控制器一經(jīng)推出便廣受關注,其性能表現(xiàn)十分搶眼,一舉將MLC SSD的讀寫速率提升至250MB/S+的級別,并擁有先進的DualWrite技術保證壽命和寫入速度。并且在小容量產(chǎn)品中性能依然不會有大的損失。芯片方面,現(xiàn)在其主要與Intel合作。
OCZ主控芯片選擇方案
OCZ Technology Group Inc.專精于高品質(超頻)記憶體及零組件之設計開發(fā)制造。OCZ所制造之記憶體一直是追求高穩(wěn)定性、高性能的高階使用者的第一選擇。其固態(tài)硬盤產(chǎn)品在低中高端領域都有建樹。
來自Samsung的8顆K9HCG08U1M-PCB0
OCZ早期的Apex系列固態(tài)硬盤采用了JMicron出品的JMF602控制芯片,當時JMF602幾乎壟斷了所有低價位固態(tài)硬盤市場,包括OCZ在內的很多廠商都采用JMF方案,NAND閃存來自三星。
到了OCZ Vertex 2 Pro時代,OCZ同樣采用了當時的SandForce控制芯片。當時的SandForce的產(chǎn)品線包括兩款控制器:SF-1200和SF-1500。其中SF-1500面向企業(yè)市場,支持SLC閃存,提供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性能。不過,目前兩者的功能和固件還沒有區(qū)別,此樣品中的閃存芯片實際上是一顆運行SF-1500固件的SF-1200。OCZ表示,最終產(chǎn)品中將使用正式版的SF-1500。
SandForce SF-2281VB1-SDC主控芯片,支持SATA 6Gb/s
IM編號29F64G08CBAAA的閃存芯片
到了新一代的原聲SATA6Gbps固態(tài)硬盤時代,OCZ果斷的選擇了Sandforce 2281控制器與32nm的MLC NAND顆粒,要知道,在2010年之前,SandForce還是一家之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企業(yè),突然之間SandForce異軍突起,成為固態(tài)硬盤市場中的中堅力量。目前在全球市場中,采用SandForce SF-1200主控方案的固態(tài)硬盤產(chǎn)品不僅品牌、種類眾多,銷量也相當龐大。2011年,SandForce又拿出了自己的第二代主控方案SF-2000,升級支持SATA 6Gbps接口,性能、穩(wěn)定性等方面也有了躍進式的發(fā)展。
現(xiàn)在原聲的SATA6Gbps固態(tài)硬盤主控對決只剩下Marvell與SandForce,未來的主控之爭又將如何,還有待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