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江蘇省鹽城市市長曹路寶共同為”信息高鐵鹽城站”揭牌
信息高鐵第一站落地
由鹽城市政府聯(lián)手中科院計算所共同打造的中國信息高鐵鹽城站,將建設成為我國高通量計算技術的產業(yè)化引領平臺、高通量數據與智能模型的核心交換平臺以及高通量行業(yè)場景的應用示范基地,將為地方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產業(yè)群建設提供高通量數據計算服務,助力地方產業(yè)升級、經濟轉型。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作主題報告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表示,”信息高鐵第一站”的落成是鹽城市政府立足發(fā)展、走在時代前沿的體現,也是鹽城市政府和中科院計算所共同聯(lián)手傾力打造的重要成果,不僅為鹽城乃至江蘇的智能制造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新的機遇,也為高通量計算技術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發(fā)展提供良好平臺,同時,還將為我國未來信息高鐵樞紐的布局樹立良好典范。
江蘇省鹽城市市長曹路寶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江蘇省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表示,”信息高鐵第一站”不僅會催生兩化深度融合的新型戰(zhàn)略產業(yè)、極大提升鹽城這座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而且對于打造信息領域核心技術、加快建設數字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鹽城將以”信息高鐵第一站”的開通為新的契機,牢牢把握信息化發(fā)展的歷史機遇,全力推動智能產業(yè)發(fā)展、數字經濟培育、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fā)展。
鹽城高通量數據中心的核心計算節(jié)點是由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中心和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研發(fā)的”金剛”高通量服務器。據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介紹:”鹽城高通量數據中心擁有1000個計算與存儲節(jié)點,30000個處理器核,每秒鐘能處理1000萬路視頻流,而功耗僅為750千瓦,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超高能效比。”
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新型IT基礎設施
“目前我們正在進入以’物’為中心的IT3.0時代。”在主題報告中,孫凝暉解釋說,在IT3.0時代,以5G為核心支撐的萬物互聯(lián)所產生出的巨大數據流量,將使得大數據處理對計算的并發(fā)度和實時性都提出極高的要求,而僅靠現有計算設備的堆疊難以解決上述問題。
傳統(tǒng)的超級計算機追求”算的快”,無法滿足”高并發(fā)、低延遲、高確定性”等新挑戰(zhàn),萬物互連時代的數據中心需要”算的多 算得快 算的穩(wěn)”的新型計算設施。孫凝暉解釋說,信息高鐵的核心特征為高通量,”高通量計算”追求的是”同等時間內服務器處理數據量的多少”。
“‘信息高鐵’的核心就是面向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計算需求,提供高通量的計算與傳輸能力,構建萬物互聯(lián)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孫凝暉說,高通量計算具備高并發(fā)、低延遲、高確定性、高能效等特征,這些特征使其能夠以巨量的信息處理能力支撐起新增的千億級終端及海量的信息處理請求。
早在2005年,中科院計算所就前瞻性地啟動了高通量計算的研究探索,實現了在強時間約束下對高吞吐請求的全局可控處理。正是基于高通量計算核心技術,計算所提出了”信息高鐵”這一新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同時,中科院計算所還依托所設立的高通量中心和基于高通量中心研究團隊成立的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專門開展高通量計算相關研究并對成果進行產業(yè)化。
將在全國建設”信息高鐵”樞紐
范東睿介紹稱,在構建信息高鐵的基礎上,將依托鹽城高通量數據中心,以開放的態(tài)度,推動各國產核心技術融合形成產業(yè)生態(tài)。在高通量CPU處理器芯片、高通量DPU加速器芯片、高通量服務器、硅光互聯(lián)技術等研發(fā)領域推動各國產技術交叉合作,使得”信息高鐵”運速更快、運力更強、運效更穩(wěn)。
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為與會嘉賓介紹高通量計算的應用場景
這些布局也將為未來進一步建設全國性”信息高鐵”樞紐打下基礎。范東睿透露,按照規(guī)劃,中科院計算所下一步還將在全國十余個重點城市開展高通量計算中心建設。通過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信息高鐵”樞紐,逐步實現高通量計算技術與新興產業(yè)的無縫融合,形成牽引智能物聯(lián)新時代的核心信息處理的全生態(tài)構建。更重要的是,信息高鐵也將直接點對點打通城市間的和行業(yè)間的信息群島,實現數據、知識、能力間的最有效的融通。
孫凝暉表示,未來”信息高鐵”通過我國自主安全協(xié)議的高速專線網絡,將各地高通量數據中心組成的信息高鐵站互連組成一張強大的高通量計算網絡,協(xié)同提供高通量算力、海量數據、豐富的AI模型、知識圖譜和應用服務,政務、醫(yī)療、教育、保險、融媒體、網聯(lián)車、環(huán)保、智慧城市、生物制藥等各個領域將在”信息高鐵”的帶動下實現升級發(fā)展。同時,算力、數據、模型、應用將成為寶貴的有價值的資源在信息高鐵網絡上安全高效地交易、傳播和賦能,也將有效促進數字經濟落地,為信息高鐵站所在地區(qū)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