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貴州省同阿里巴巴首次牽手。如今,雙方合作建設的“云上貴州”已經承載了貴州省大部分的政府服務,日訪問量最高超10億次。貴州公安交警云實現了對套牌車的秒級查獲,并24小時實時監(jiān)控高風險車輛。

如果說第一輪的合作是在建設基礎設施,那么這一次雙方要圍繞整個大數據產業(yè)鏈培育生態(tài)。

人才首當其沖。貴州大數據產業(yè)發(fā)展迅猛,人才供給必須跟上。為此,貴州省與阿里巴巴定下目標:三年內為貴州培養(yǎng)2500名云計算與大數據高端專業(yè)人才、10000名專業(yè)技術人才。

在具體操作上,阿里云將在貴州建設阿里貴州大數據學院,通過和貴州本地院校合作為產業(yè)輸送大數據人才。同時,還將合作建設云平臺架構實驗室,在云計算、大數據的前沿應用領域展開探索。

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將為貴州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再加上一把火。據悉,近兩年阿里云上“貴州籍”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增長迅速,大半是開展大數據相關業(yè)務的。

比如,曾獲首屆“云上貴州”大賽冠軍的“東方祥云”,可為水電站、水庫提供高精度、全面、實時的來水預報和優(yōu)化調度服務。他們正在搭建的全球平臺,可覆蓋全球50%以上的水庫和五大洲排名前10的流域。

為了能讓貴州走出更多的“東方祥云”,貴陽市將引入阿里云創(chuàng)客+基地,將阿里巴巴的技術、渠道、模式、資本和人才等資源全面導入。

對于政府、運營商等大塊頭的單位,貴州將利用阿里云的技術建設一個“大數據加工廠”。這些公共數據將會被統一的匯聚、加工、開放,最終受益的是創(chuàng)業(yè)者和普通百姓。公共數據的匯聚開放有什么好處?數據網上走,百姓少跑路。

國酒茅臺對大數據擁抱,是雙方合作下的典型樣本。在合作之初,茅臺作為貴州當地的知名企業(yè)開始使用云計算服務,將網上商城等系統部署在阿里云上。這次深化合作,“中國制造2025”等相關技術有望落地。

除了智能制造之外,阿里云、菜鳥、高德等多家公司將聯合向貴州輸送物流、交通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多個智慧大腦: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公安、智慧醫(yī)療、移動警務、智慧政府采購。

此外,在電子商務和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雙方也明確了下一步的重點。電子商務領域,將聚焦在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兩個領域;信用體系方面,將推動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與貴州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合作,構建社會信用體系。

 

分享到

xies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