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制造”百年老店,富士通如何看待工業(yè)4.0?

圖:富士通展臺呈現的物聯網方案 和人緊密相關

于是在對工廠環(huán)境的展示中,我們看到這樣幾個案例。一個工廠里的工作人員佩戴了一個物聯網傳感芯片,控制中心可以這個芯片,知道工作人員的實時行走狀態(tài),如果工作人員在高空作業(yè)中跌倒或者滑落,控制中心可以第一時間得到通知,進行救治和幫助;另外一個工廠案例則是進行現場操作的人員可以通過一個智能頭盔和控制中心內對話,如果操作人員對現場環(huán)境不熟悉,可以在遠程指揮人員的幫助下,可以非常容易的通過手勢,聲音等方式完成操作。

而在智能汽車的演示中,應用了富士通技術的汽車里,駕駛員的注意力可以被實時跟蹤,并對危險的駕駛狀態(tài)進行預警,如果汽車的引擎有潛在問題,駕駛員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很容易的完成4S的檢修預約。

這種對人的關注,也體現在這次富士通論壇的主題中——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行動“Human Centric Innovation in Action”,但是和田英久解釋說,以人為本對富士通來說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實際上已經談了有10多年的時間。因為在富士通的理解當中,不管機器如何智能,一定最后由人去做決策。

IT更關鍵了,CIO需要更加主動了

說到人的作用。由什么人來制定IT策略又是一個比較受關注話題。

因為無論是物聯網,還是工業(yè)4.0為代表的技術革命,實際上,這些技術都和企業(yè)的業(yè)務運營緊密相關。換言之,信息技術,對于現代的企業(yè)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輔助性作用,而是關鍵性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工業(yè)4.0和物聯網,以及新的企業(yè)級IT技術應用,該由CIO為代表的IT部門負責,還是由業(yè)務運營部門來負責,爭論一直比較熱烈。

對于這個提問,富士通負責全球物聯網創(chuàng)新的業(yè)務總監(jiān)James Maynard表示,IT部門和業(yè)務部門需要聯手,才能實現技術的應用。和田英久先生也持同樣的看法,但是他也強調,雖然大筆的IT投入,一定是運營負責人,甚至是CEO級別的人才能敲定,但CIO實際上在決策的過程中是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的。因為IT對很多業(yè)務部門來說,畢竟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但是CIO也需要與時俱進,更多了解業(yè)務層面的知識,比如在工廠要更多了解生產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的將IT應用于運營。

“如果是一個新派的企業(yè)領導人,可能自己會想要用IT技術來改善經營,提升業(yè)績”,“CIO就要變得更加主動,不能只把自己當作配合部門,而應該主動與決策層交流,制定IT決策”,和田英久最后非常誠懇的給出了這樣一個建議。

分享到

fanz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