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勘探研究業(yè),最大的工作不斷對地球地表做CT式的掃瞄,海量數據需要極速存儲和處理,傳統(tǒng)IT系統(tǒng)成為當下突出的痛點。it升級,刻不容緩,只有提高數據處理能力才能提高研究成果。閃存給力海量存儲加速,數據處理效率提升,明顯改變了能源研究領域的現狀。其實做到這一切改變的,還是來自能源行業(yè)的CIO以及相關決策領導。

某勘探研究院CIO夜以繼日地整理文件,查看設備數據。再怎么夜以繼日的數據整理何時才是個頭啊?

現實中,爆炸式增長的龐大數據,致使能源勘探研究院的IT設備不堪重負。非結構化數據照片、視頻等等海量膨脹,不管是哪個CIO都壓力山大。海量數據需要極速存儲和處理,傳統(tǒng)IT如何是好啊?

因此選擇閃存方案帶來的IT升級的好處就非常明顯了。“閃存給力海量存儲加速,猶如閃電一樣,快速而有力量。”

之前, 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數據處理中心總工程師賴能和老師在談到這些方面的情況時指出,現在的存儲量非常大,每年十幾個P的存儲的增加,干什么用? 比如50T的項目要把它完成至少要有1000T的裸容量給它,因為它有好幾步的迭代,所以這是非??膳碌氖虑?。

這種海量數據對計算特性也提出很多挑戰(zhàn)。一是設備價格,二是處理海量數據靈不靈。所以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術,還要進行優(yōu)化配置。三是機器用好不容易,怎么把它用好。還有那么大的存儲,不是每一家公司買來就能用,買來怎么整合好,怎么用好,不是那么簡單,幾千T的存儲數據在上面,數據丟了就完蛋了,對它的穩(wěn)定性、管理和可用性等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

因此,要解決存儲像CPU那樣進化很快,怎么辦?按照過去的算法做,肯定不行,至少要多線程,計算并行,或者算法并行,這樣才能很快把數據處理完。另外就是能耗,這個能耗很厲害,一年電費好幾千萬。一萬T的存儲,多少電?但是因為每個機房的電是有限的,很多技術問題。所以,對我們高密度的系統(tǒng),一個是配置很高。

再者,地震勘探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密度,大數據的時代。我們相信以大容量、低功耗、穩(wěn)定的高性能并行存儲和SSD技術為解決海量地震數據處理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這幾年的應用,SSD用了四年多了,這樣對我們解決一些復雜的算法和海量數據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大數據大型矩陣的求解必須采用閃存存儲陣列,對于海量數據交互處理,在彈性存儲中擴展閃存模塊,有效提升效率。

他的四點總結引起了現場與會者和阿明的注意:

地震勘探已經進入高密度采集、大數據時代,需要規(guī)?;牟⑿杏嬎阆到y(tǒng);

海量地震數據處理需要高性能、大容量、低功耗、可擴展的并行存儲系統(tǒng);

閃存技術應用效果顯著,解決了大數據處理中普通HDD很難處理的疑難問題;

工業(yè)應用表明,彈性存儲架構,如IBM SOSS+FlashS810,簡單、靈活、有效、性價比高,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擴展閃存加速模塊,其可靠性、可擴展性能滿足海量地震數據并發(fā)處理需求。

因此,在他看來,對于地震勘探這個領域,數據存儲與處理都必須要有更高的靈活、性能與彈性,這就要求存儲廠商在軟件定義存儲方面全面的、完整的數據解決方案。

可見,我們結合漫畫“能源再造:it升級 刻不容緩”就很容易了解到,IBM全閃存陣列能夠給能源行業(yè)用戶帶來立竿見影的性能加速度,加上部署簡單靈活,因此全閃存陣列在能源行業(yè)的成功應用未來將會得到更多的印證。(阿明)

 

分享到

ami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