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社交也是阿里巴巴重點垂青的領域。在PC上,阿里巴巴多次想涉足社交領域,從2008年起,阿里巴巴陸續(xù)推出雅虎關系、淘江湖、愛逛街、來往等社交化產品,但社交和電商有天然矛盾,社交網絡以維系人際關系為核心,電商以交易和成單為核心,讓阿里屢戰(zhàn)屢敗。
類似新浪微博等社交服務正成為淘寶和天貓入口,這對阿里是不小的威脅,阿里必須在社交領域有所布局。在傳統(tǒng)互聯網上,中國社交網絡幾乎被騰訊一統(tǒng)天下,對阿里巴巴來說,移動端還存在很多投資與并購機會。
社交出口除將流量導入電商,還可以為支付寶O2O形成閉環(huán)提供幫助。實際上,此前還曾傳出阿里意圖收購墨跡天氣。墨跡天氣的龐大用戶量構筑的入口地位和社交屬性,這也是阿里巴巴在移動領域短板。實際上,大數據、音樂等領域也是阿里巴巴投資的方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阿里巴巴并未將自己拘束在電商領域,而是全面開花的往前沖。
此前并購多整合進阿里體系
阿里巴巴2011年后的投資策略與此前策略完全不同,2010年前的阿里巴巴投資更多是圍繞自身電商業(yè)務發(fā)展,以整合為主。
2005年雅虎投資阿里成大股東后,阿里開始整合雅虎中國,到2009年,阿里巴巴相繼收購生活電商網站口碑網、社交平臺PHPWind及互聯網應用服務提供商萬網,如今這些業(yè)務均已被整合,其中PHPWind和萬網被并入阿里云,口碑網被淘寶整合。
2010年阿里巴巴持續(xù)進行并購,很重要的策略是配合阿里巴巴B2B業(yè)務“全球速賣通”上線開業(yè),“全球速賣通”旨在幫助國內供應商直接對接全球終端零售商,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銷售,融合訂單、支付、物流于一體的外貿小單在線交易市場。
阿里雄心勃勃想進軍美國市場,并宣布投入1億美元幫助“全球速賣通”實現全球擴張的目標,為此收購美國Vendio。Vendio協(xié)助商家經由Vendio平臺從阿里供應商網絡進貨,上載到eBay、Amazon銷售。此后,收購Auctiva使之與美國以外供應商建立聯系。
此后不久,阿里巴巴又收購B2B外貿出口服務商——一達通,希望通過一達通的服務平臺來打通外貿服務環(huán)節(jié),布局自己的“Work at alibaba”外貿平臺。相關資料顯示,一達通主要為中國小企業(yè)提供通關、運輸、貨柜保險、外匯、退稅、融資及認證等全面服務。
阿里巴巴同期另一策略是開啟 “大物流戰(zhàn)略”,計劃投入100億元的真金白銀著手興建全國性倉儲網絡平臺。這一戰(zhàn)略下,阿里投資在2010年-2011年投資或并購星辰急便、酷武物流和普洛斯等公司。不過,2012年星辰急便倒閉,也讓阿里7000萬元的投資打水漂。
2009年到2011年期間,阿里巴巴關注的領域不再僅限于電商領域,嘗試投資搜狗、UC。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搜狗更多像財務投資,投資1500萬美元,2年后拿回2580萬美元,獲得175%的投資回報。對UC投入一直無太多協(xié)調。
2011年阿里巴巴投資美團網、名鞋庫更像是防御。在騰訊迅猛投資電商企業(yè)的時候,阿里巴巴重點布防,防止在阿里巴巴生態(tài)外長出可以挑戰(zhàn)出阿里巴巴的企業(yè)。但總體來看,2011年及之前的阿里投資主要是在構建電子商務生態(tài)系統(tǒng),集中自身核心業(yè)務發(fā)展,2011年后更多是廣撒網,搶占移動端入口。
談及阿里投資布局時,華平投資合伙人黃若指出,淘寶面臨流量入口問題。當前流量入口主要有兩個:百度和導航網站,與百度交惡后,淘寶和天貓須通過除百度以外的地方尋找流量,包括建中小站長聯盟、建一淘購物搜索,提高網站自訪問率,變被動為主動。
不過,移動互聯網時代阿里不會取得PC端的成功。借助互聯網阿里革傳統(tǒng)零售的命,現在阿里同樣是既得利益者,雖然淘寶喊要革自己的命,實施起來卻很困難,任何成功者進入新業(yè)態(tài)都會面臨障礙,新業(yè)態(tài)一定會革阿里的命,可能是微信,可能是其他全新公司。
黃若說,PC端阿里會圍繞著如何更好服務好淘寶、天貓,會進行流量入口、物流配送等領域投資,PC端份額可能還會提升,移動端阿里也在搶入口,也會占據一席之地,但像PC端那么高的份額已不可能,淘寶最多只可能是30%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