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哥 發(fā)表于:13年08月19日 13:00 [原創(chuàng)] DOIT.com.cn
XIV銷售下滑這個趨勢也是我分析數(shù)據(jù)的時候不小心發(fā)現(xiàn)的,我也很意外。我提出了我的觀點,認為XIV靠一招鮮贏得了第一波客戶,但由于本身的固有缺陷,因此回頭客不多,這是我的猜測。另外,一個熱心網友分享了他的觀點:
這個是有可能的。畢竟DS8000的雙控架構天天被EMC/HDS打擊,但XIV的理念確實和DS8000差距太大,IBM要融合談何容易。
另外一個網友也反饋了一個有用的信息,XIV曾經和大機的LINUX系統(tǒng)對接過。
聯(lián)想到目前網絡上工信部調研PRISM門事件和金融行業(yè)討論去IOE(IBM/ORACLE/EMC)化,我就想,最困難是大機環(huán)境,因為所有的國產存儲都不支持大機。但是,我們可以變通一下,如讓HW HVS考慮支持大機的Linux環(huán)境,這樣很多金融和公安購買的大機可以更換為Linux操作系統(tǒng)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后面接國產存儲。也許我異想天開了,哈。
感謝兩位熱心網友提供的反饋。
今天我們來簡單看一下IBM XIV的系統(tǒng)架構和特點。
XIV是我見過的最簡單的高端存儲了,結構和功能都感覺很簡單。感覺真是大道至簡。
這個一個滿配的XIV,一個機柜搞定。所有的Module都帶12塊盤。你可以理解為12盤位的機架服務器,但只有6個Module可以插接口卡。
至于邏輯圖,也更簡單了。典型的網格MPP計算架構。節(jié)點之間通過InfiniBand交換機互連在一起。理論上應該可以支持很多的節(jié)點,但IBM XIV目前最多支持15個節(jié)點而已。估計是算法太復雜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InfiniBand交換機的連接方式和以太網交換機一樣,但和傳統(tǒng)的FC交換機的組網不同,即交換機之間有兩條直連線路。(大家想想為什么,不明白可以私信問我)
節(jié)點每3個組成一組,用USB轉串口線交叉連接,作為備份的心跳線。這塊我不是特別理解,以前做IBM小機雙機的時候,用串口線做備份心跳很正常,為啥把USB也牽涉進來?可能結構上更加可靠,做硬件設計的網友幫忙看看為啥這么設計?可能由于串口只有一個,無法支持3個節(jié)點,但USB口有很多啊,全部用USB也可以啊?
每個節(jié)點有一塊CF卡,XIV的OS(據(jù)說是基于Linux)就安裝在上面。
IBM最新發(fā)布了新款的節(jié)點類型,CPU、內存都得到了提升,而且支持10GE接口卡了。
從每個節(jié)點的后視圖可以看到,每個節(jié)點都支持插SSD卡,但所有的節(jié)點都必須同時插才行。
但是這個SSD沒有做任何冗余,不能用來保存數(shù)據(jù),只是用來做讀Cache使用。XIV發(fā)布了最新的版本XIV Software V11.2,號稱采用SSD后,對數(shù)據(jù)庫的加速提高了4.5倍(上一個版本是3倍),估計是采用了DS8000的一些復雜的Cache算法,因為 DS8000的Cache的管理是DS8000的最大亮點。
但是讀Cache只針對隨機I/O,大的I/O和順序I/O就直接讀NL-SAS盤,而不放到SSD中。Cache算法會識別這些I/O而不把熱點數(shù)據(jù)復制到SSD中。
至于和主機的連接,由于XIV最多有6個I/O節(jié)點,因此每臺主機可以支持12個路徑到一個LUN,XIV測試性能的時候就這么連接,但最佳實踐使用IBM建議每個交換機連接3個I/O節(jié)點就可以了。
至于XIV的RAID 2.0-(前面的帖子我這么稱呼),其實非常簡單。就是XIV徹底拋棄RAID,所有的硬盤都切成1M大小的塊(XIV叫Partition),然后采用偽隨機算法,數(shù)據(jù)保存在兩個分區(qū)上。有一點像RAID 10的味道。
IBM XIV的Thin和Thick LUN的分配粒度都是17GB(準確來說是16GiB)。17GB是XIV一個神奇的數(shù)字,IBM的紅皮書一直沒有說如何計算出來是17GB的,只是說這是網格架構的一個自然屬性,保證每個LUN平均分配到各個節(jié)點中。有誰知道17GB怎么來的網友麻煩告訴一下,我一直沒有想通為什么是這個顆粒度?
好,相信通過我的分析,大家對XIV的架構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另外,XIV支持QoS,可以對IOPS和帶寬做限制,不支持數(shù)據(jù)完整性標準DIF(據(jù)說現(xiàn)在叫PI了)、磁盤加密、Tier等這些傳統(tǒng)的高端存儲的特性。
至于快照,采用COW方式,前面我們分析過了。遠程復制方面,XIV最多支持1對8復制,而且RPO應該比較大,復制的間隔最少在20s以上。
XIV其實沒有太多的東西,賣點我前面總結過了,但我相信還是有些人不接受XIV是一個高端存儲的,但肯定也有人喜歡XIV的。XIV就像榴蓮,喜歡的人愛得不得了,不喜歡的連碰都不碰。因此我把XIV比做高端存儲的榴蓮哥,大家就印象深刻了。
我總結一下,高端存儲架構里面,按照架構的保守和激進程度,我排一個序:
保守度---DS8000--HDS VSP--EMC VMAX--HW HVS--XIV--激進度
IBM處于兩頭,難為IBM的銷售了,必須學會老頑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術,才能把兩個高端存儲賣好。
最后,我看到IBM正在招募XIV新版本紅皮書的作者,好像XIV有新的硬件和軟件特性要發(fā)布,RAS,GUI和鏡像方面好像有增強。等我拿到紅皮書會第一時間給大家解讀。
如果你愛她,請送她XIV,因為那是天堂;
如果你恨她,就送她XIV,因為那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