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斯基:視頻網站成惡意程序最大來源
卡巴斯基 發(fā)表于:12年03月14日 14:00 [來稿] DOIT.com.cn
近日,知名信息安全廠商卡巴斯基實驗室發(fā)布2011年安全公告,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可疑鏈接通常在訪問簡單的網站、社交網絡垃圾郵件和對搜索引擎非法優(yōu)化中大量傳播。Youtube之類的視頻娛樂網站是惡意鏈接的第一大來源,是其大肆傳播的溫床。對搜索引擎的非法優(yōu)化使得搜索引擎成為受感染網站重定向傳播的第二大來源,一些用戶點擊的惡意鏈接甚至來自于像Google和Yandex這樣的主流搜索引擎。通過社交網絡傳播僅以1%的微弱差距排在此類傳播的第三大來源地。諸如Facebook和Vkontakte這樣的社交網站,都是傳播惡意內容的首選。
2011年,基于瀏覽器的攻擊數(shù)量從580,371,937增至946,393,693個。2011年基于網頁攻擊的數(shù)量在總體上是2010年的1.63倍,增長率是過去三年中最為緩慢的。2010年,蓄意感染的數(shù)量呈現(xiàn)大規(guī)模爆發(fā),是2009年的8倍之多。而基于網頁的感染數(shù)量增長放緩是由于2011年惡意用戶不再使用大范圍感染的方法來對計算機實施攻擊;跒g覽器攻擊的主要手段還是漏洞探測程序,可以讓惡意用戶啟用瀏覽即下載的攻擊方式,這種方式是不會被普通用戶察覺的。卡巴斯基實驗室的專家們希望在眾多安全事件趨于穩(wěn)定之前,這種放緩的增長情況能得以持續(xù)。
經卡巴斯基實驗室的檢測,僅20個國家就占據(jù)整個惡意攻擊覆蓋面的86.4%。而美國(25.4%)和俄羅斯(14.6%)是最大兩個惡意攻擊發(fā)源地。值得注意的是,惡意主機托管服務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在前一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這要歸功于一些國家的執(zhí)法機構開始清理僵尸網絡。然而,盡管在這些國家的惡意主機托管服務受到打擊,但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危險的水平。
縱觀全球,網絡風險率在2011年提高了兩個百分點,達到32.3%。此外,西歐國家和日本盡管一直處于網絡威脅的低風險集團(僅有21-40%的用戶受到感染威脅),但正是這些地區(qū)的用戶往往會成為有針對性攻擊的專業(yè)網絡罪犯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