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的Rasit也承認企業(yè)仍然有關閉服務器的空間。根據他的說法,全球范圍內只有大約20%的企業(yè)部署了虛擬化。在虛擬化軟件頂部,企業(yè)環(huán)境中只有一半的應用程序已經為虛擬化和整合做好了準備。
因此企業(yè)用戶可能會考慮關閉那些運行非虛擬化應用程序或不以虛擬化為目標的服務器。無論是在夜間還是周末都是如此,特別是在如果他們不希望在這些關閉期內應用軟件使用頻率過高的情況下。
不過Rasit警告說"這些計劃存在一定風險。這是某些保守派最終用戶爭論的焦點–如果服務器啟動和運行,就可以繼續(xù)下去。如果你關閉服務器,當有應用軟件需求時,你就必須啟動服務器并確保應用軟件順利運行,因此響應時間就會較慢"。
當服務器在白天或者一個月內或者一年內被反復多次的開啟和關閉,就會引發(fā)服務器出現過度勞損的情況,導致硬件組件出現故障,Rasit指出。
另外,如果數據中心建在能源成本相對低廉的偏僻地帶,那么通過關閉服務器而節(jié)約的用電和制冷費用可能也不再明顯。
IBM公司亞太區(qū)數據中心服務總監(jiān)亞歷克斯.泰勒在電子郵件采訪中表示,企業(yè)用戶應該將重點放在工作負載需求而不是把白天的工作時間浪費在壓縮服務器使用上。這樣是為了確保企業(yè)基礎架構能有能力承擔突發(fā)性或者規(guī)劃外激增的工作負載。
當談及企業(yè)用戶有能力關閉或者開啟服務器的這種動態(tài)基礎架構時,泰勒表示"顯然,這種基礎架構還不得不在自動化功能和額外的控制上花費更多的資金"。
請注意關閉和開啟服務器的概念已經存在了很多年,泰勒補充說,在他管轄的區(qū)域內許多IBM的用戶在他們的虛擬化項目中采用的關閉和開啟服務器的方式。
Resorts World Sentosa的創(chuàng)建和技術事業(yè)部高級副總裁Yap Chee Yuen在一次電子郵件采訪中表示"如果服務器工作負載能夠實現動態(tài)管理的話,關閉或者讓服務器處于待機模式是有意義的。這將節(jié)約能源成本或者將資源釋放給其他應用軟件,這種方法就類似于柵格計算或者計算機之間的計算資源共享"。
不過Yuen強調說,這個選擇對于RWS公司來說并不現實,因為他們需要讓工作負載在峰值和非高峰時段都保持運轉。
"對于RWS公司來說,我們多數的關鍵應用程序都必須保證全天候運行,應用軟件工作負載的特征基本是相同的。換句話說,我們的應用程序沒有所謂的峰值和峰谷時段,因此這種方式對于RWS來說并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