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后IBM就從產品規(guī)劃上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到了2006年底,公司再次向用戶展示了他們的Power Systems產品規(guī)劃路線圖,就筆者所知,這確實是準確的消息:
大家爭論的焦點是在過去兩年間藍色巨人必須要做的是讓他們的Power Systems i處理器更好的與英特爾四核"Nehalem EP"至強5500處理器相競爭,英特爾的這個處理器系列主要用于雙路X64服務器。現(xiàn)在是Power6+與大家見面的好時機,因為英特爾的Nehalem處理器已浮出水面,AMD公司的6核"伊斯坦布爾"皓龍?zhí)幚砥饕浇衲甑撞拍軈⑴c競爭,英特爾公司的四核"Tukwila"安騰處理器推遲到6月或者7月才能正式推出,甚至有可能更晚。SUN公司由于某些原因是江河日下,華爾街金融家這幾年也為SUN的股票付出了慘重代價。
IBM可能會在夏天或者春天發(fā)布Power服務器公告,也可能會是秋天,但是蕭條的全球經濟以及System p和System i產品線的合并幾乎讓中端服務器上的應用成為泡影。如果你想建立新的模型,筆者還需要更多的數(shù)據(jù)。
只是因為IBM對Power6+過分謹慎并不意味著事情就像網(wǎng)絡上傳聞的那樣。首先自從2005年以來,在IBM聲明中列出各種商標的最后一頁上已經將Power6+作為商標列入其中。因此也就說明IBM公司已經很明確的計劃將推出以Power6+為商標的產品,很快我們還將看到Power7的商標被注冊。
IBM搜索網(wǎng)站的鏈接(筆者只能在谷歌引擎中看到,因為IBM對網(wǎng)站的這部分設置了密碼保護)為Power6+芯片起了個名字叫Eric Fluhr。根據(jù)IBM產品家族的傳承性可知,F(xiàn)luhr是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的系統(tǒng)和技術事業(yè)部實驗室工作;1996年Fluhr在獲得計算機科學工學學士和喬治亞學院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后,他開始在IBM奧斯汀實驗室工作,專門致力于自定義Power3芯片,陣列電路設計和電路邏輯查證的工作。根據(jù)他的個人簡歷,之后他又開始研究Power4芯片,之后轉向負載/存儲邏輯設計,然后他又從事了Power5芯片到Power6芯片的研發(fā)工作,并負責領導負載/存儲物理設計團隊。還有重要的一點是:Fluhr是研發(fā)Power6+芯片的微處理器技術負責人。對此我們比較明確。
在System i的世界里,Power6+芯片開始用于i6.1操作系統(tǒng)的PTF中。在System p方面,有一份參考文獻涉及有必要支持分區(qū)遷移的各種處理器兼容模式,分區(qū)建議是一種AIX特性,能允許邏輯分區(qū)從物理ystem p或Power System服務器實時遷移到另一臺服務器。
看起來沒有人知道Power6+到底會是什么樣的。設計上的徹底改變看起來是不可能的。這也不是IBM做事的風格。也沒有跡象可以看出IBM會將芯片制程從目前的65納米縮小到45納米,盡管你認為他們想在Power7處理器投產之前試行45納米制程工藝。2005年產品規(guī)劃路線圖暗示出Power6+芯片將采取增強型晶體管來提高時鐘頻率。似乎IBM的產品規(guī)劃從2006年底開始發(fā)生變化,也似乎在暗示Power6+將是高主頻多核芯片。在筆者看來IBM可能打算提高Power6+的時鐘頻率,大概會是6GHz,目標用戶應該是最初鎖定Power6的用戶群,但是多核一詞意味著IBM可能要將Power6的核心數(shù)量增加到2個以上。之前筆者并沒有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不過也可能IBM會增加Power6+芯片中虛擬線程的數(shù)量。舉例來說,每個芯片核心數(shù)量仍保持為2個,但是線程數(shù)量從每個核心2個增加到4個。
這不是廠商首次采取這種做法。SUN公司推出的8核"Niagara" T1處理器,每個核心就是4個線程,然后可以升級到T2芯片的每個核心8個核心8個線程。未來的"Niagara" T3處理器有望有16個Sparc核心,每個核心擁有16個線程。線程總數(shù)可以達到256個。如果一臺服務器中配置了4個Niagara T3芯片,你就擁有了1024個線程,是目前高端Power 595服務器線程數(shù)量的8倍。
總之,就我們所知的Power6+芯片性能可能是Power6芯片的2倍,是最初的Power5芯片的4倍。每個核心增加2個線程,將時鐘頻率提升到6GHz尚不可知,估計也不會采用45納米制程工藝(IBM早在2005年就曾經規(guī)劃過)。去年夏天,當筆者在思考Power6+時,曾加猜測IBM會將每個芯片的核心數(shù)量翻倍到4個,時鐘頻率提高到6GHz,與Power6芯片相比性能可以提高一倍。但是IBM公司是增加線程數(shù)量和提高時鐘頻率來取代傳統(tǒng)的做法。IBM公司會將兩個完整的雙核Power6+芯片封裝在一個Power6+套裝內,時鐘頻率可能會降低到4GHz,用這種方法來提高每個插槽的性能。但是目前筆者還沒有看出IBM打算這么做的跡象。公司會將Power5+四核模塊翻倍,這么做的原因是將130納米制程工藝過渡到90納米制程工藝并沒有獲得IBM期望中的時鐘頻率提高。
筆者所知道的是Power7芯片將有8個核心,根據(jù)IBM的產品規(guī)劃路線圖Power7可能是高線程設計。與增加核心數(shù)量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IBM公司可能會增加更多的線程數(shù)量來試驗如何做的更好。
無論IBM會如何設計Power6+芯片,什么時候Power6+能與大家見面,對于Power Systems i產品來說重要的是i 6.1軟件堆棧實際上確實利用了線程或核心或時鐘頻率等要素來提高性能。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最好的賣點就是吸引人的價格。Nehalem EP服務器制造商在獲得性能提供兩倍的實惠時僅需付出相對微薄的費用。自從IBM公司1995年推出PowerPC AS/400以來,一直有一些未盡的事業(yè)亟待完成。因此筆者在此重申現(xiàn)在對于IBM來說就是激勵用戶升級到新產品和軟件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