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并非是工信部第一次對設立域名根服務器及運行機構進行同意批復。
2019年12月,工信部便正式同意中國信通院設立域名根服務器(K根鏡像服務器)及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此外,在更早之前的2019年6月份,工信部還同意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設立域名根服務器及運行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獲得設立的均為根鏡像服務器,而非根服務器。
公開資料顯示,域名根服務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全世界IPv4根服務器只有13臺,由12個運營者運營,其中1個為主根服務器在美國;其余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9個在美國,歐洲的2個位于英國和瑞典,亞洲的1個位于日本。這13臺IPv4根域名服務器名字分別為“A”至“M”。
通信行業(yè)專家劉啟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IPv4的時代,也就是互聯網剛開始是從美國發(fā)展起來。
因此這13臺根服務器大多分部在美國。但是在全球各地有很多根鏡像服務器,在root-servers網站上可以看到,目前全世界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個,其中中國北京、上海、杭州、武漢、鄭州、香港、臺灣等地均設有一個或多個根鏡像服務器。
互聯網專家劉興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用戶訪問一個域名時,需要根服務器來對該域名進行解析,然后才能轉到相應的網站,如果國內沒有根服務器,就需要使用國外的,那么速度就會很慢。至于設立根鏡像服務器的意義,劉興亮表示,可以理解為復制,一方面可以讓訪問速度變快,另一方面是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