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halem處理器采用被稱為QuickPath的互聯(lián)結構取代了傳統(tǒng)的共享總線,這樣每個芯片都能直接與內(nèi)存相連接,這種架構與AMD公司的皓龍?zhí)幚砥鞯幕ヂ?lián)方式非常接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特爾正在接受這種多年來他們一直不屑一顧的體系架構,我們將其看做是對我們地位的認可"艾倫表示。
Nehalem處理器是個威脅,但是想想英特爾為什么花費了如此長的時間來研究QuickPath互聯(lián)架構。"AMD公司五年前就采用了這種體系架構,自那以后我們一直進行著改進。而英特爾公司到2008年底才開始應用,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擁有HyperTransport版本3,能連接更多的內(nèi)存和DDR3內(nèi)存",艾倫表示。
AMD公司的皓龍?zhí)幚砥饕廊粨碛泻芏囝H具競爭優(yōu)勢的特性,特別是在服務器虛擬化和能效方面,AMD對其充滿信心。"能量管理直到幾年前才成為服務器領域關注的熱點"艾倫認為。
巴塞羅那處理器的設計不僅適用于現(xiàn)有皓龍?zhí)幚砥鞯墓β适`,而且根據(jù)其工作負載的不同,每個處理器的核心時鐘頻率都能彼此獨立。"當處理器核心沒有充分利用時,我們會想辦法減少能耗,因此當一個核心運行頻率只有滿負荷運行時的75%,那剩余的部分就會被完全關閉"。
巴塞羅那處理器還應用了一項被稱為快速虛擬化索引(Rapid Virtualization Indexing)的新技術,通過向物理內(nèi)存映射虛擬機內(nèi)存提供硬件支持來提升虛擬化工作負載的性能。公司這么做主要是為了滿足虛擬化軟件廠商的需求。
展望未來,AMD公司期望能在今年的下半年推出首款采用45納米制程的處理器,在2009年推出8核處理器。
AMD公司的首款45納米芯片代號為"上海",與四核巴塞羅那處理器的2MB高速緩存相比"上海"擁有6MB L3高速緩存。每輪時鐘循環(huán)將提供更多的指令響應,在別的方面與巴塞羅那的設計比較類似。
艾倫還表示對于處理器核心的數(shù)量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數(shù)據(jù)中心的應用上,AMD公司的體系架構將具備可擴展性來與之相適應。"很明顯多數(shù)服務器工作負載都是多任務處理的,而并非真正的多線程"。艾倫對英特爾公司計劃讓每個Nehalem處理器核心都能處理器兩個獨立線程的做法頗有微詞。
2007年對于AMD來說是多事之年,AMD收購了圖形公司ATI開始了它的整合之路。巴塞羅那處理器遇到的問題只是減緩了AMD前進的腳步,隨著四核芯片的推出,AMD滿懷信心都重整旗鼓,欲與英特爾再次展開新一輪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