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的英文全稱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或Independent) Disks,而不是某些詞典中所說的“ Redundant Access Independent Disks” 。中文名稱是廉價(獨立)磁盤冗余陣列。


    RAID 的初衷主要是為了大型服務器提供高端的存儲功能和冗余的數(shù)據(jù)安全。在系統(tǒng)中,RAID 被看作是一個邏輯分區(qū),但是它是由多個硬盤組成的(最少兩塊)。它通過在多個硬盤上同時存儲和讀取數(shù)據(jù)來大幅提高存儲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吞吐量(Throughput ),而且在很多RAID 模式中都有較為完備的相互校驗/恢復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鏡像備份,從而大大提高了RAID 系統(tǒng)的容錯度,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冗余性,這也是Redundant 一詞的由來。


    RAID 以前一直是SCSI 領域的獨有產(chǎn)品,因為它當時的技術與成本也限制了其在低端市場的發(fā)展。今天,隨著RAID 技術的日益成熟與廠商的不斷努力,存儲工程師已經(jīng)能夠享受到相對成本低廉得多的IDE-RAID 系統(tǒng),雖然穩(wěn)定與可靠性還不可能與SCSI-RAID 相比,但它相對于單個硬盤的性能優(yōu)勢對廣大玩家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事實上,對于日常的低強度操作,IDE-RAID 已足能勝任了。


    與Modem 一樣,RAID 也有全軟、半軟半硬與全硬之分,全軟RAID 就是指RAID 的所有功能都是操作系統(tǒng)(OS)與CPU 來完成,沒有第三方的控制/處理(業(yè)界稱其為RAID 協(xié)處理器??RAID Co-Processor )與I/O 芯片。這樣,有關RAID 的所有任務的處理都由CPU 來完成,可想而知這是效率最低的一種RAID 。半軟半硬RAID 則主要缺乏自己的I/O 處理芯片,所以這方面的工作仍要由CPU 與驅(qū)動程序來完成。而且,半軟半硬RAID 所采用的RAID 控制/處理芯片的能力一般都比較弱,不能支持高的RAID 等級。全硬的RAID 則全面具備了自己的RAID 控制/處理與I/O 處理芯片,甚至還有陣列緩沖(Array Buffer ),對CPU 的占用率以及整體性能是這三種類型中最優(yōu)勢的,但設備成本也是三種類型中最高的。早期市場上所出現(xiàn)的使用HighPoint HPT 368 、370 以及PROMISE 芯片的IDE RAID 卡與集成它們的主板都是半軟半硬的RAID,并不是真正的硬RAID,因為它們沒有自己專用的I/O 處理器。而且,這兩個公司的RAID控制/處理芯片的能力較弱,不能完成復雜的處理任務,因此還不支持RAID 5 等級。著名的 Adpatec 公司所出品的AAA-UDMA RAID 卡則是全硬RAID 的代表之作,其上有專用的高級RAID Co-Processor 和Intel 960 專用I/O 處理器,完全支持RAID 5 等級,是目前最高級的IDE-RAID 產(chǎn)品。表1 就是典型的軟件RAID 與硬RAID 在行業(yè)應用中的比較。



    本文版權(quán)歸作者及存儲在線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本站聯(lián)系。

分享到

多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