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 發(fā)表于:14年11月19日 00:26 [轉載] 南方都市報
這看上去是筆雙贏的生意———蘋果負責終端用戶體驗和支付安全保障,銀聯(lián)負責對自己的全國支付網點進行改造。然后,兩大巨頭就有可能通過NFC近場支付,大把大把地從使用iPhone6/6Plus的土豪、潮人手里賺錢。
也因為如此,關于N FC手機支付,夢想第一次離現(xiàn)實這么近。
但又很可惜,到現(xiàn)在為止,它仍停留在夢想的階段。
兩個月前,蘋果在新品發(fā)布會上展示了基于N FC技術的近場支付應用Apple Pay。加上品牌號召力和Touch ID的安全保護,一下子引爆了不溫不火的N FC市場——— 在此之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市場一直在嘗試各種近場支付。但老實說,除了“公交卡”之外,基本沒有上規(guī)模的成功案例。
以我國為例,近年來,關于N FC手機支付的“餅”畫了一枚又一枚,從來沒停止過。但真正吃上嘴的消費者寥寥無幾。又或者說,人們根本就沒興趣去用。究其原因,說的最多的就是主導權上的爭奪。
在國內的N FC手機支付發(fā)展過程中,銀聯(lián)和運營商一直在爭奪主導權。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銀聯(lián)在國內發(fā)卡已超過45億張,其業(yè)務已遍布中國城市和農村地區(qū),并與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多家機構有廣泛合作。在其看來,自己一手攬著用戶,一手攬著支付渠道,做老大當仁不讓。
但運營商卻不這么想,特別是中國移動,這家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同樣認為自己坐擁億級,而且直接就是手機用戶。另外,移動還認為支付渠道也可以通過話費來結算,同樣一手攬著用戶,一手攬著支付渠道。
因為意見和標準上的不統(tǒng)一,運營商和銀聯(lián)始終沒能達成一致,這種拉鋸的狀況一直持續(xù)了很久。最終導致的結果是,N FC手機支付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用戶的熱情逐漸消退,變得意興闌珊。
如今蘋果來了,其實關于N FC手機主導權的癥結并沒有解開,但之所以說“夢想第一次離現(xiàn)實這么近”,原因是銀聯(lián)和運營商多年拉鋸造成的平衡局面被打破了。
首先,蘋果的號召力使得人們又開始關注起N FC手機支付了。就像用iPhone被視為一件有面子的事一樣,用刷iPhone來支付,也很吸引眼球。其次,蘋果在國內只有手機端,沒有刷卡所需要的設備。而在各類商家中單獨鋪設這些設備,成本非常高。在美國,星巴克等連鎖品牌就表示,之所以不支持蘋果支付,是因為暫時無法在所有的網點安裝高成本的支持N FC付款的設備。很顯然,蘋果并不愿意完全由自己來支付這一筆錢。因此蘋果想要Apple Pay進中國,一定會和銀聯(lián)或運營商合作,以分攤成本。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蘋果和銀聯(lián)剛剛完成了在AppStore支付上的合作,而且Apple Pay在國外也是和類似銀聯(lián)的機構合作,有經驗,所以可能性更大。
只是這個過程仍有可能存在變數(shù)。從蘋果AppStore支持人民幣結算到支持銀聯(lián),整整走了三年之久。拋開運營商不說,銀聯(lián)和蘋果之間也存在著“誰占主導”的問題。從客觀環(huán)境看,銀聯(lián)在中國有著絕對強勢的地位。蘋果雖然不至于像運營商那般,和銀聯(lián)在產業(yè)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產生競爭。但作為坐擁大量用戶的移動終端制造商,蘋果向來注重用戶體驗,在這方面很少向合作伙伴做出讓步。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幾乎所有和運營商合作的手機品牌中,只有蘋果不會在產品中內置運營商應用,也不會在包裝盒上印運營商的logo,足見其有堅持己見的籌碼。
這也使得夢想到現(xiàn)實的最后一公里,仍充滿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