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 發(fā)表于:14年02月20日 15:00 [原創(chuàng)] DOIT.com.cn
“老板,我們這么有錢,要不要收購一個app?”“what's app?”第二天,“老板,whatsapp 買回來了?”“what?”
今天,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的爆炸性新聞,登上各大科技媒體的頭條,有的甚至滿屏被刷,當然,高手在民間,有網友編出這樣一個段子調侃道。
作為移動IM(即時通訊)領域的前輩,WhatsApp雖然歷經數年的發(fā)展,用戶數也不斷增加至今天的活躍用戶4.5億,但今天小編下載來體驗后最直觀的一個感受是簡潔以及細節(jié)突出,功能一覽無余,界面素凈,基本上就是圖片中上面那一鍵點開里的“圖庫、照片、聯系人咨詢(即聯系人的個人明天,可以選擇后發(fā)送給其他聊天好友)等6項功能,以及下面對話框里的文字和語音”,簡直小而美,而且,它能夠自動關聯聯系人,不用你再去一一添加、驗證好友......
也難怪即使是花錢下載,它還能夠擁具如此多的活躍用戶,也難怪Facebook會出1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的巨資收購了。
當然,我們的微信也還正火的一塌糊涂,持續(xù)被眾多媒體擁為神話,無可否認,它仍是目前活躍度最高且保持上升之勢的社交網絡,每天打開次數最多,是我們當之無愧的超級App。
也正因如此,它也似乎被大企鵝集團奉為搖錢樹,置入收費的表情,添加可以賣道具的游戲,加進了自家投資的打車軟件,還有基金理財通,甚至拿它換來大眾點評......
這里也說不上絕對的對錯,畢竟,作為我們每天使用次數最多的超級App,放入一些能夠滿足衣食住行基本需要的應用也能帶來很多便利,打車軟件、團購、充話費.....其實也都是我們平常能夠用到的,能夠節(jié)省很多麻煩的應用,如果它要做成“一站式服務”App的話,也無可厚非,但是,從筆者的切身感受來看,竊以為微信只是有很小一部分在便民,而更多的是,他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擁擠繁瑣累贅至少一眼看不完功能的應用。
世界的WhatsApp還是原來的WhatsApp,而我們的微信卻早已不是最初的微信。
記得在曾經很多媒體的報道中,微信之父張小龍,最初也是準備把他做成一個“輕應用”的,但隨著微信越長越大,微信早已不是張的微信,眼前的利益以及移動端不得不去做的布局,讓大企鵝不得不暫時靠微信上位。
只是,一定要把握度的問題。曾經紅極數載的微博,不斷搭載各種游戲、音樂、電影甚至插入“牛皮癬”似得廣告等等等等不堪重負導致用戶的離開,便是很好的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