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 發(fā)表于:14年02月10日 15:19 [綜述] DOIT.com.cn
索尼決定停止生產PC(個人電腦),就像故事中忍痛拔掉羽毛的老鷹一樣,它可以輕裝上陣了。按照索尼的計劃,在全球PC產業(yè)巨變等因素的影響下,索尼必須出售PC業(yè)務,集中精力發(fā)展手機、平板這兩大移動產品線。
索尼集團“做減法”,對于一直聲稱要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三位的索尼移動來說,是極大的利好——索尼移動將迎來集團公司更為集中的資源支持。
這種利好,讓資本市場對索尼手機業(yè)務的長期發(fā)展持“看漲”立場。索尼移動會從整個集團得到哪些好處?其手機業(yè)務還會遇到哪些阻力?在復雜多變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索尼移動能否如愿擠進前三?
集團兩次重組帶來利好
索尼集團的兩次重組,讓索尼手機業(yè)務向上爬了兩個階梯,一次是收購,另一次是出售。
收購是在2011年10月。當時,索尼宣布以10.5億歐元現金收購愛立信所持50%的索尼愛立信股份,使索尼愛立信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這項交易于2012年2月完成后,成為索尼全資子公司的索尼愛立信更名為索尼移動。
那次重組,讓整合了手機業(yè)務的索尼公司重返智能手機市場,之后,在“One Sony”基調下的“融合”就成了索尼公司的關鍵詞。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當時說,公司的融合將改變過去索尼愛立信運轉不靈、決策緩慢的狀況。
事實表明,在那次收購之后,索尼的手機業(yè)務確實上了一個大臺階——新品發(fā)布節(jié)奏明顯加快了,手機銷售量也比此前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索尼手機發(fā)展的上升勢頭,在索尼集團的財報中得以體現。據索尼發(fā)布的201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如果按固定匯率計算,索尼當季營收同比增長5%,其中,移動產品與通信部門營收同比增長近45%,主要得益于產品銷量和平均銷售價格的提升。
另一次重組,是在2014年2月的出售行動。出于對整個產業(yè)環(huán)境變化的考慮,索尼公司決定出售PC業(yè)務,計劃未來傾其資源在手機、平板等這些移動產品上。
索尼的這個做減法的舉動,引起了業(yè)界的一致叫好。“索尼的這次調整,是對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良好準備。”Gartner分析部總監(jiān)盛陵海認為,索尼賣掉PC業(yè)務之后,就可以把原來投入PC的資源轉移到手機、平板;未來,索尼還可以把游戲、影音等資產,與手機、平板進行整合,把內容與智能終端整合起來。
智能終端市場前路艱險
索尼的這兩次大動作,用意是一致的、也是連貫的——既然移動智能終端的洪流已經勢不可擋,那么,索尼就有必要把移動終端業(yè)務作為未來若干年里的核心業(yè)務,去傾力打造。
看起來,索尼的這兩步走得都很準。不過,走得準不代表一定能贏,對于手機業(yè)務的處境并不算好的索尼公司來說,押注于智能終端市場的道路還會有不少艱險。這種艱險既來自外部,也有內部因素。
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復雜、變幻莫測。居高不下的三星、蘋果,依靠資本運作迅速擴張的聯想,步步逼近的中興、華為、酷派,還未走出國門但進攻聲勢有增無減的小米、魅族,還有那些活躍在中國市場的步步高、金立……這些新老手機品牌都在跟索尼爭搶移動終端市場的蛋糕。
另一方面,能否跨過一道道艱險還取決于索尼自身。一般來說,公司的重組整合、業(yè)務的融合都不會一蹴而就,但進度和效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索尼能不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案,對于索尼公司(尤其是其移動終端業(yè)務)在市場上所處位置的變化至關重要。
在近兩年里,索尼公司的高管曾多次表達了“努力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三”的意愿,但從目前索尼手機的銷售狀況來看,雖然比以往已經有了大幅增長,但在全球市場上仍難敵三星、蘋果。根據索尼的預估,在2013財年(即2013年4月-2014年3月),索尼智能手機銷售量將同比增長27%,整體銷售量達到4000多萬部。
從全球來看,索尼手機和其他眾多手機廠商所處的位置一樣,不進則退。包括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中興通訊執(zhí)行副總裁兼終端公司CEO曾學忠、酷派副總裁蘇進、TCL通訊中國區(qū)總裁王激揚等在內的多位手機廠商高管在采訪中幾乎一致地認為:全球手機產業(yè)已進入“洗牌期”,只有踏準點、加速快跑才能最終存活下來。
索尼移動當前關鍵:速度
眼下,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索尼移動的面前:怎么才能在突出重圍,而不是在正在到來的新一輪智能手機洗牌中被淘汰。
多家咨詢機構的分析師認為,索尼不缺品牌、不缺工藝、不缺渠道,但面臨的挑戰(zhàn)仍非同一般——它曾經錯過了智能手機發(fā)展的最佳時機,后來也因為反應速度遲緩而逐漸落后。分析師們普遍認為,如今的索尼手機最需要速度,歸納起來就是一要迅速融合內部優(yōu)勢資源,二要調整推出新品的節(jié)奏,三要在營銷上加快步伐。
在多位分析師看來,索尼是一個非常好的消費電子品牌,但它的內部優(yōu)勢資源還沒有真正融合在一起。如果索尼能在短期內有效融合其游戲、影音、智能終端的資源,就有機會在眾多強敵中脫穎而出。
分析師的看法與平井一夫的觀點一致。平井一夫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作為索尼未來發(fā)展的支柱之一,索尼移動將是索尼公司業(yè)績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如何把移動智能終端與索尼其他技術、內容及服務相整合,將是索尼的制勝關鍵。
在推出新品的節(jié)奏方面,實際上索尼移動已經在近一兩年里做出了一些改變。不僅如此,在索尼最新推出的Xperia系列智能手機中,都擁有索尼所提供的影片播放器、音樂播放器,還可連接到Sony Entertainment Network(索尼娛樂網絡)來獲取更多內容。
營銷方面更是不容忽視。目前業(yè)界有一個普遍的共識:營銷和產品一樣重要。索尼手機要想賣得好、不被市場淘汰,不僅需要好的產品,更需要好的營銷手段。
中國的新生力量小米手機,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在小米手機初出茅廬的時候,中國的老牌手機廠商們都不以為然,反復強調“沒有十多年技術積淀的廠商是做不好手機的”。但小米終于還是在中國市場火了起來,不僅融資數次、估值飆升,銷量也一路走高。不僅如此,這個并沒有上市的小公司,已經成為了美國資本市場的重點關注對象。
所以,索尼移動也不能不承認:在這個新興的智能手機市場,產品是本,營銷是王道。在復雜多變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索尼移動能否加速公司的融合?能否讓產品脫穎而出?能否如愿躋身全球前三?